仓酷云
标题:
ASP网站制作之新增ubb代码对表格的撑持
[打印本页]
作者:
乐观
时间:
2015-1-16 22:09
标题:
ASP网站制作之新增ubb代码对表格的撑持
专业性的服务。有的ASP商提供垂直型的应用服务,针对某一特定行业提供应用服务。ubb
看上面的表格: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20077711843771.gif
(900 Bytes, 下载次数: 8)
下载附件
保存到相册
ASP网站制作之新增ubb代码对表格的撑持
2015-1-16 22:09 上传
这是作者新增添的ubb代码对表格的撑持效果。
语法以下:
程序代码:
1
2[br]
3
4[br]
5
6
申明:
1."
":表格头
2."
":表格尾
3."|":表格距离(默许居左)→转换为"</td><td>"
4."[br]":表格换单位行→转换为"</td></tr><tr><td>"
注重:
1.第一个单位行之前和最开端一个单位行以后不加"[br]"
2.每行的单位格数量必需不异,这里没有colspan之类的属性。
源代码展现:
functionubb_table(ubb_temp)
ubb_temp_=ubb_temp
dowhileubb_temp_""
text=searchUBB(ubb_temp_,"
","
")
iftext""then
ltext="<tablewidth=80%border=0cellspacing=0cellpadding=0align=centerbgcolor=#000000>"&_
"<tr><td>"&_
"<tablewidth=100%border=0cellspacing=1cellpadding=4><trvalign=topbgcolor=#FFFFFF>"&_
"<td>"&text&"</td></tr></table></td></tr></table>"
ltext=replace(ltext,"|","</td><td>")
ltext=replace(ltext,"[br]","</td></tr><trvalign=topbgcolor=#FFFFFF><td>")
ltext=replace(ltext,"<td><br>","<td>")
ubb_temp_=replace(ubb_temp_,"
"&text,ltext,1,1,1)
ubb_temp_=replace(ubb_temp_,ltext&"
",ltext,1,1,1)
else
exitdo
endif
loop
ubb_table=ubb_temp_
endfunction
将下面的函数拷贝进ubbcode.asp文件
在"ubb=ubb_code(ubb)"后面加上"ubb=ubb_table(ubb)"
asp,你就只能等着微软给你解决,它不乐意你就只好悲催。而且asp跑在windows服务器上,windows服务器跟linux比起来简直弱爆了!
作者:
透明
时间:
2015-1-18 21:26
我认为比较好的方法是找一些比较经典的例子,每个例子比较集中一种编程思想而设计的。
作者:
小女巫
时间:
2015-1-24 15:58
你可以通过继承已有的对象最大限度保护你以前的投资。并且C#和C++、Java一样提供了完善的调试/纠错体系。
作者:
若相依
时间:
2015-2-2 09:09
你可以通过继承已有的对象最大限度保护你以前的投资。并且C#和C++、Java一样提供了完善的调试/纠错体系。
作者:
分手快乐
时间:
2015-2-7 17:59
我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大致给你说一说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,少走些弯路。
作者:
蒙在股里
时间:
2015-2-22 20:54
代码逻辑混乱,难于管理:由于ASP是脚本语言混合html编程,所以你很难看清代码的逻辑关系,并且随着程序的复杂性增加,使得代码的管理十分困难,甚至超出一个程序员所能达到的管理能力,从而造成出错或这样那样的问题。
作者:
兰色精灵
时间:
2015-3-7 03:06
作为IE上广为流传的动态网页开发技术,ASP以它简单易学博得了广大WEB程序爱好这的青睐,而且它对运行环境和开发品台的不挑剔,以及有大量有效的参考手册,极大的推广了它的发展。
作者:
海妖
时间:
2015-3-14 10:51
我就感觉到ASP和一些常用的数据库编程以及软件工程方面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。我现在也在尝试自己做网页,这其中就用到了ASP,我想它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。
作者:
灵魂腐蚀
时间:
2015-3-21 04:12
以HTML语言整合(HTML负责界面上,ASP则负责功能上)形成一个B/S(浏览器/服务器)模式的网页程序。
欢迎光临 仓酷云 (http://ckuyun.com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2